大前端
· 阅读需 2 分钟
大前端定义
“大前端”不是一个技术栈,而是一种 工程理念 和 能力边界扩展:
让传统“浏览器端工程师”突破 Web 边界,用同一套技术思维 去交付 多终端、多平台、全链路 的用户界面。
1. 能力版图(Greater Frontend Scope)
终端 | 技术代表 | 职责 |
---|---|---|
Web | React / Vue / Angular | 高交互 SPA、PWA、SSR |
移动端 | React Native / Flutter / Uni-app | 双端 App、热更新 |
桌面端 | Electron / Tauri | 跨平台桌面软件 |
小程序 | 微信 / 支付宝 / 百度 / 抖音 | 多平台小程序 |
可视化 | WebGL / Canvas / SVG | 大屏、地图、3D |
工程化 | Vite / Webpack / Monorepo | 构建、CI/CD、性能监控 |
服务端 | Node.js / Serverless / BFF | 网关、聚合、渲染 |
2. 核心特征
- 技术栈统一:JavaScript/TypeScript 为主语言,组件化思维贯穿所有终端。
- 交付边界外推:从「浏览器」扩展到「一切带屏设备」。
- 工程体系升级:Monorepo、微前端、低代码、自动化测试、性能治理。
- 商业闭环思维:能独立负责「产品功能 + 用户体验 + 性能指标」。
3. 与传统前端的区别
维度 | 传统前端 | 大前端 |
---|---|---|
主战场 | PC/H5 | Web + App + 桌面 + 小程序 |
技能 | HTML/CSS/JS | 跨端框架 + 工程化 + Node 网关 |
构建目标 | 单页应用 | 多平台产物矩阵 |
协作范围 | 与后端对接 | 与产品、客户端、运维全链路协作 |
4. 一句话总结
大前端 = 用前端技术栈 + 工程化能力,去覆盖「所有用户触点」的交付方式。